新生仔豬在出生后的1-3天內死亡率高,原因是在護理方面處在一定誤區,主要誤區有以下三點:
原因一
仔豬出生后立刻扯斷臍帶,且捋回臍帶血。但臍帶的三根血管中有兩根流的是靜脈血,而在靜脈血中有許多代謝廢物,若擠入仔豬體內反而是一種危害,易造成仔豬拉稀。而且若用力拉出臍帶易造成子宮內膜損傷,加大而母豬感染危險,延長了子宮恢復時間。
原因二
沒有擦干仔豬體表液體,保溫沒做好。有的豬場當仔豬出生后只用稻草等粗略擦拭,卻忽略了口鼻等細節出的黏液,有的豬場當仔豬出生后只用稻草等粗略擦拭,卻忽略了口鼻等細節出的黏液,因為體表水分會帶走身體大部分熱量,而仔豬剛出生體質很差,特別是在冬季影響更大。
夏季時有的豬場會將保溫箱、保溫燈撤掉,認為仔豬不需要這些,從而導致仔豬第二天開始拉稀。所以不論東西啊,仔豬的保溫措施都要做,防止腹瀉等發生。
原因三
仔豬沒有遲到初乳,直接斷尾,剪牙。仔豬出生后先天性免疫力就不高,在未吃初乳之前斷尾、剪牙等工作會造成應激大,留下的創口也會加大感染風險,所以應保證所有仔豬出生后6小時內吃飽一次初乳,二十四小時內最少應吃到105克以上的初乳,因為母豬分娩3天后,母乳中的γ會降至最低。